研究各分項計畫-分項計畫二


  回上頁   
 

高關懷及中輟生之辨識指標之發展研究

 

 

壹、研究主旨

 如本年度工作計畫緣起中針對「積極性中輟防治工作的重要性」之分析,中輟是一種個人的重大「中介危機」。中輟的發生顯示學生已在學習情境中遭遇較長期、較嚴重的多元適應困難,中輟後因個人的學歷偏低及其他不利條件,增加未來生涯、婚姻及個人多方面發生危機的可能。我國也針對學生的需要,長期投入積極性的中輟防治工作,也在十餘年的持續努力下,獲得許多成果:建立各項法規與制度、廣設各類中介教育設施、維持低比率之中輟人次與中輟率的良好狀況、使中輟人次呈現緩減的趨勢及維持高比率的復學人次與復學率。

雖然我國積極性中輟防治工作推展,在中央政府、地方縣市政府及所屬學校結合民間的力量共同努力下,已獲致上述難得的成就,但離「零中輟」的理想仍有許多努力空間,每年數千人次學生中輟的現象,為未來中輟防治工作積極行動的標的,期待能有更積極的行動可以有效降低這些中輟的學生人數。過去的中輟防治工作,對中輟生的尋回與復學投入最多的力量,「把中輟生找回來」是政府與學校最近幾年積極努力的目標。由過去的統計資料分析,可發現近十年來在政府、學校及民間團體積極的努力下,實際中輟率確實有所改善,復學率也良好,但中輟學生再輟現象嚴重卻也呈現現行措施的不足。如李麗華及包希姮(1998)曾談及找回來不易,但找回來後再度中輟的比率達63%,惟劉秀汶(1999)則在研究中則發現較低約近四成的中輟學生在復學以後,容易因為無法適應學校生活或其他因素而再次中輟。雖然努力尋回中輟學生,協助其復學,但回顧十餘年的工作,因對中輟預防與高關懷群學生的輔導仍不足,個案管理與鑑安輔工作待系統化亦不足,多元彈性課程仍無法符合學生的需求等問題,使中輟生人數及再輟率較無法得到大幅改善的效果。

面對中輟學生再中輟率的居高不下,余麗樺等人(2003)Rumberger(1995)提出發展全面性了解中輟模式必要性,以了解學生中輟意圖。為達到「預防重於治療」目標,尋求在高關懷學生未中輟之前或在其再次中輟之前的辨識指標,才能有效找出對應的輔導策略,將學生留在學校。近期教育部公佈政策亦明確強調「預防學生中輟才是中輟之最佳輔導策略」(網路資料: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DISPL/ EDU7742001/importance/930220-1.htm)。有效預防學生中輟,亦即在他們離開學校之前,便先加以防範,勢必要了解學生從一開始留在學校到決定中途輟學的過程,或了解那些學生容易產生中輟行為,及哪些變項可能會影響到中輟高關懷學生中輟意圖的產生,因此確定學生中輟預測因子對研究者來說就成了關鍵任務,如此方能藉由了解中輟原因及歷程,以制定有效的策略來預防中輟問題的發生(翁慧圓,1995Battin-Pearson, Newcomb, Abbott, Hill, Catalano Hawkins, 2000)。進而透過政府、學校、甚至家庭與社會的互相合作,以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能夠安然與快樂的在學校學習。

針對目前的工作限制與需求,積極地找出「高關懷及中輟生之辨識指標」,便成為未來降低中輟率及再輟率的重要工作,有這些指標進行分析,可協助對高關懷群學生及中輟生進行更為精確的分類與輔導需求評估,而非僅由學校教師或輔導人員,就其主觀知覺認定學生的狀況,也可介由辨識指標的獲得,未來可用以系統化的評估學生狀與需求,以做為提供學生糸統化「多元復學輔導」方案與策略的參考,亦可作為輔導效果是否有效達成的指標,評估輔導是否達成預期的目標。

基於上述需要,教育部來文中指示本研究團隊擬定97年度中心工作計畫之工作方向中,明確提出此一子項計畫的工作規劃需求。就此需要,本子計畫擬達成下列二項目的:

  1. 探究能夠有效辨識中輟高關懷及中輟生的量化指標。
  2. 進行中輟高關懷及中輟生學細分類及相關指標的分析。

 

貳、背景分析

 

一、中輟高關懷群評量的方式與限制

要對於中輟高關懷群進行輔導,首先必須有效篩選出高關懷群學生,擁有良好的篩檢工具便成為必要的條件。國内外的學者在實徵研究中指出,若要在中輟防治工作能發揮其效果,有效地辨識高關懷學生是必要的工作。Well, Muller Clanton (1999)指出,許多研究證實在高中前辨識出中輟潛在成員,並在學生出現中輟相關指標的現象時即時進行介入,能發揮較積極的協助效果。即早發現學生有輟學徵兆時即介入,不僅可以事先預防輟學行為的發生,還能及時提供學生必要的協助,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連廷嘉,2004;陳金燕,2003;李冠蓉,2002Eksoirm, Goertz, Pollack, & Rock,1986)。為使國內中輟防治工作更落實,應發展有效辨識學生輟學傾向的評量工具。

依據章勝傑 (2003)的整理,目前國內外中輟辨識工具可以分為檢核表(checklist)、中輟預測自陳量表、統計分析預測模型與教師預測等四種方式。

檢核表的使用是由直接接觸學生的師長,針對於中輟高關懷群學生是否具備表格中的行為特徵或背景變項的相關現象進行勾選,主要的工作方式是由教師或輔導人員檢核學生有哪些危險因子。較常用以檢核高關懷學生項目包括:學生在校的出缺席情形、學習狀況、成績表現、家庭有關的背景變項、學生個人的偏差行為的有無等。檢核表是一種很簡便的評估方式,不論在長度與方式上,均不用耗費太多,也不一定需要有專業的訓練背景,通常可以在1020分鐘內完成檢核工作。檢核表的使用通常不會針對全部的學生全面實施,而是針對已出現相關現象的對象進行檢核。在篩選需要輔導的中輟高關懷群學生時,教師或輔導人員可以使用這類表格,對已出現某些中輟高危狀況的學生,勾選表格中的項目,協助教師對於學生模糊的感覺能夠具體化,更明確了解學生在各種危險因子的狀況,以利教師或輔導人員在更清楚學生狀況後,可以規劃後續的輔導工作方向與重要工作項目。輔導人員與諮商人員如非直接進行檢核者,也可在取得教師所填寫的檢核表後,在較短的時間內,對學生中輟高危的情形有概括性的瞭解。美國加州教育局與洛杉磯郡的教育委員會即提供此類的檢核表給學校教師使用,以增進中輟高關懷群學生的辨識(章勝傑,2003)楊瑞珠與連廷嘉(2004)進行「台灣都會區高危險群青少年流行率之調查研究」所發展的「教師用高危險群青少年檢核表」即屬於此類評量工具,但檢核的對象包括所有高危險群青少年,非針對中輟高關懷群學生,不完全適用於中輟高關懷群學生的篩檢。周愫嫻與張耀中(2006)所編制的「輟學檢驗表」則較直接針對篩檢中輟高關懷學生的需要,但因為該檢核表尚未經過正式的信、效度考驗,其有效性如何尚待考驗,而且該檢核表目前也未開放所有的中、小學教師自由使用。對於亟待積極推展中輟高關懷群輔導工作而言,需要發展一開放使用之便利工具,以利於中、小學教師及輔導人員取得及使用此類工具,快速地了解學生的狀況與需要。使用檢核表的最大優點在於簡單明瞭、容易使用及節省時間,且檢核表亦無須學生自行填答,能避免學生看不清題意、亂答與拒答而產生評量的誤差。再者,檢核表的勾選項目多數是學校現有的資料或是教師平日容易觀察或了解的現象,在資料蒐集與填寫上也不困難,只要詳讀檢核說明即可使用,不需要太多的專業訓練。雖然使用檢核表有上述的優點,但也有其缺點或限制,檢核表常未能交代勾選了多少個項目算是中輟高關懷群學生,勾選相同數目但類別不同的項目時,也較難以有效區別學生問題的差異;再者,並非所有的老師對於學生皆有足夠的認識與瞭解,在檢核時會增加辨識準確的困難度。如果檢核表能配合明確的指標出現與否再實施,其效用較能符合實務工作者的需要。

自陳量表是由學生自行填寫評量表或問卷,從中得到一個中輟傾向或中輟危機分數,教師與輔導者可經由量表的結果,瞭解學生目前的狀況,是國內外較常用來辨識中輟高關懷群學生的一種方式,且通常可以大量的全面進行。教師可以用班級施測的方式,讓所有學生填寫量表或問卷,了解所有學生可能發生中輟危險的程度,不需要在學生有中輟高關懷現象或指標出現時,才進行評估。使用自陳量表的優缺點正好與使用檢核表相反,其優點在於由學生自行填寫,教師不需要對學生有足夠的認識,且可以大量實施,一次可以評量很多學生的狀況,而不會增加教師太多的負荷,評量表所得的分數,通常也可以有助於判斷學生的風險可能,即使未出現相關的現象,也可以有利於在資源充分的狀況下,主動地提供被篩選出的高關懷群學生。在缺點方面,學生可能會因為心理因素而拒答或不實填答,產生評量的無效,尤其是高關懷群的學生,對於呈現自身的問題狀況,常會有更多的抗拒,也有些中輟高關懷群學生,語文或其他相關能力無法因應作答的需要,這些限制常使大量評量後無法有效辨識學生及提供後續之協助。此外,現行學校輔導工作中的人力與資源已不足,不論學生是否出現中輟高關懷現象,即使用自陳量表篩檢可能的高關懷群學生,不但形成輔導人力的負擔,所篩檢出的學生人數均相當多,但並非均需要進行直接的介入,以現有的人力資源要再投入這麼多可能的工作對象,會發生推展上的因難。賀孝銘等人(2006)在全國縣市中輟訪視工作中,即發現有部分縣市積極地全面進行學生中輟的篩檢,但投入大量人力資源篩檢學生後,無法連結後續的輔導協助工作。楊瑞珠(1996)編製之「高危險群青少年甄別量表」及連廷嘉(2004)發展之「高危險群青少年衡鑑量表」即屬此類評量工具,但量表發展的目的在辨識不同類別的高關懷群學生,而非限定於中輟高關懷群學生,無法完全適用於中輟防治工作的需要。通常在中輟自陳量表的項目部分,較常在研究中被提及的有效預測變項包含學生偏差行為(余麗樺、郭乃文、陳九五、張娟鳳、張瑋文、辛淑萍,2002)、低自我概念(連廷嘉,2004;劉信吾,1995)、低學業成就(章勝傑,2003;連廷嘉,2004;劉信吾,1995)、師生關係不良(余麗樺等,2002;高琦玲,1995;馮莉雅,1998)、同儕關係不良(連廷嘉,2004)、家庭社經地位低落(高琦玲,1995)以及親子關係不良(余麗樺等,2002)等相關評量項目。

統計分析預測模型的方式是經由研究調查而得的變項,運用邏輯迴歸與區辨分析、線性結構方程等統計方法找出輟學預測模型,來判定學生輟學的有關因素與可能指標,也是國內外常被用來甄別中輟的方式。此種方式通常必須使用信效度良好的評量工具進行大量施測,而後經過統計分析的方式,找出與中輟有關的變項及其預測的模型,使用之工具常是上項之自陳量表,亦可經由評定量表的大量施測得到有效預測變項與模型。以此方式在學術研究中經常被使用,但在轉換為實際篩檢中輟高關懷群學生時,會出現上述自陳量表所呈現的困境,只是了解可能的對象,較無法針對個別學生的狀況進行深入的判斷與提出後續對應的輔導策略。由過去研究分析,能有效預測中輟行為的重要變項包括學生的家庭社經地位(Rumberger1995Wehlage Rutter1986)、家庭結構(Morris, Ehren, Lenz,1991)、父母的管教方式(連廷嘉,2004Rush & Vitale1994)等家庭為主的變項,及與學校變項有關的學業成績低落(陳金燕,2003Morris et al.,1991)。

第四種中輟篩檢的方式是由對學生有足夠認識的輔導老師或是導師所進行主觀上的判定。WellMuller Clanton (l999)請學校的輔導老師根據個人經驗與專業的判斷甄選「有中等的中輟風險,且能從中輟預防方案中受益的學生」,研究結果發現輔導人員們所甄選出來的學生在「德氏中輟量表」上的平均得分確實比一般學生呈現較高中輟的程度,顯示平日與學生相處的導師或是輔導學生的教育工作者,有一定能力可以辨識出中輟高關懷群學生。在國內章勝傑(2003)請國小導師針對班上學生的情形,以從「非常不可能中輟」到「非常可能中輟」五分量表評定每位學生升上國中以後中輟的可能性,此教師主觀評定的結果與中輟傾向量表的結果達顯著相關(r=.41, p<.001)。此種方法非常簡便,但主觀評定受限於師生關係及教師對學生是否能客觀的評價,較易受到個人好惡及師生關係的影響,且主觀認定通常無法詳細指出學生的高關懷有關的現象,即使能辨識學生,也仍舊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進行後續的評估。因此,除非缺乏有效的工具可使用,不宜太常使用此種方式

除了上述的四種方式以外,評定量表(rating scale)也是評量學生高關懷現象的可用方式。此一方式與檢核表相似,由教師或輔導人員對學生的高危險相關現象進行評定,不同的是評定的方式採取不同的等級的方式加以評定,而不是僅以現象有無檢核。如此可以了解每個受評定項目的嚴重程度,亦可以具備自陳量表將不同項目加權形成危險因子,以利於對項目結合所形成的因素現象作更為整體了解的功能,並可經由常模的建立,找出學生的相對位置,協助教師及輔導人員了解學生不同向度的狀況,以利於輔導策略的擬定與提供。此一方式較檢核表的使用麻煩,也需要老師對學生有更完整或深入的了解,才能對不同項目有有效評定等級,評定後,也需要對相關指標加權及找出常模的相對位置,精確性雖較佳,但工作量較多。

由上述分析可知每一種中輟篩檢工具皆有其優缺點,需要視使用目的及可用資源斟酌選擇。就實際需求而言,中輟高關懷群學生通常不會主動提出自己的需要,在他們出現中輟可能之特徵時,要求他們自陳填答量表,也常無法精確,當教師發現學生有中輟的可能性時,如有教師可用的評量工具可協助其具體化學生中輟的可能性與相關問題,不但可以增進對高關懷群學生的辨識,更可透過評量後的現象,擬定對應的輔導策略。

二、中輟高關懷群學生的評量指標

以往對於高關懷群的評量大多聚焦於危險因子(risk factors)的探究。中輟的發生,實為多重因素綜合所發展的「中介危機現象」,雖然有些因素屬於長期因素,有些屬於短期現象,多數學生初次中輟,多有促發因子,引發相關不利的危機因子共伴發生影響,致使學生離開學校。朱森楠(2001)指出當學生的危險因子越多時,影響青少年的身心正常發展與適應也就越大。研究者綜合國內外中輟相關文獻,發現多數的中輟危險因素可歸為與學生個人有關的因素、與學校有關的因素、與社會有關的因素及與家庭有關的因素四個主要的向度。但中輟行為的產生錯綜複雜,是個人與環境的交互作用的結果,有時難以完全清楚的劃分與歸類(章勝傑,2003),因此研究者將國內外文獻中(王美娟,2003;吳芝儀,2000;教育部,2004;翁慧圓,1995;程秋梅,2000;黃怡如,1998;劉學禮,2003 Kronick Hargis,1998Rosenthal,1998)所提及促使中輟行為產生的因素依個人、家庭、學校、社會四個主要的向度加以定義,並依其定義的內涵將各文獻所提及的中輟原因加以彙整,其中除教育部(2004b)與吳芝儀(2000)將同儕因素另行討論外,其餘研究多數仍分為個人、家庭、學校、社會四向度,有的學者將同儕因素放置在社會因素中討論,有的研究放在學校因素討論,隨著不同的研究者對各因素內涵的理解而有不同的歸類,在此因同儕因素較符合研究者對學校因素的定義,因此將之歸類為學校因素,以下便針對文獻中所提及的危險因素定義與歸類如下:

(一)   學生個人有關的危險因子:此類因素是指單純偏向學生個人身心條件,這些危險或不利的因子易於導致學生發生中輟。主要被提及的項目包括:肢體殘障或重大疾病、智能不足、精神或心理疾病、自我概念差、生活作息不正常、從事性交易、遭受性侵害、懷孕生子或結婚、觸犯刑罰法律、性格較衝動、挫折忍受度低、有偏差行為等。

(二)   與學校有關的危險因子:此類因素是指學生在學校中與學習有關現象、人際互動或其他有關的現象,這些危險或不利的因子易於導致學生發生中輟。主要被提及的項目與同學關係不和睦、同學學長欺壓不敢上學、成就低落、對所有學科均無興趣、學習動機低落、缺乏學習目標、經常缺席請假、師生關係不佳、被同學排擠等。

(三)   與社會有關的危險因子:此類因素是指學生所處的社會環境或社區負面條件,這些危險或不利的因子易於導致學生發生中輟。主要被提及的項目有:受不良同儕影響或引誘、經常出入不良場所(例如遊樂場所或是網咖)、受校外不良朋友引誘、參加幫派或青少年組織、社區缺乏支持系統等。

(四)   與家庭有關的危險因子:此類因素是指學生家庭有關的負面條件或相關狀況,這些危險或不利的因子易於導致學生發生中輟。主要被提及的項目包括:親屬失和無法安心上學、家庭結構不完整、父母虐待或傷害、家庭發生重大變故、家庭漠視該生、監護人對其教育期望低、家庭經濟需其工作補貼、在家照顧弟妹幫忙做家事、居家交通不便、父母教育程度低、家庭社經背景低、家中曾有中途輟學成員、親子關係疏離、父母與學校的互動不良、父母對孩子教育期望低等、家庭溝通不良等。

有關中輟問題與高危險群學生的研究領域,以往皆以負向危險因素探討,而設法透過負向危險因子的防制與控管改善學生的問題。但中途輟學事件已在學生身上發生,問題已經形成。此時若將處理的焦點置於其他危險因素,不見得對個別中輟學生的適應問題有立即的助益,反而因為對於學生個人或環境危險因素的檢討,有可能引發家長、學校與社會相互的卸責與攻擊,更不利中輟學生的適應。

1980年代整體心理衛生工作的取向由處理負面的身心不適應狀況,轉而以發展正向的身心健康與適應,復原力(resilience)與保護因子protective factors的概念開始受到重視及提倡(Grossman, Beinashowitz, Adersonk, Sakurai, Finnin,& Flaherty, 1992)。高關懷群學生的研究也轉而重視學生正向因子的探究。在中輟防治領域中,學生的復原力、保護因子成為另一個探究的重點,希望在了解與降低學生危險因子的同時,也可以透過正向的有利因子的探尋,可以強化學生正向的力量,減少中輟的可能性。就積極預防中輟的角度而言,針對中輟學生,找出可以降低學生中輟的保護因子,以有效產生對抗中輟危險因子的作用顯得格外重要。

復原力是個體面對內外壓力困境時,激發內在潛在認知、能力或心理特質,運用內外資源積極修補、調適機制的過程,以獲取朝向正向目標的能力、歷程或結果(朱森楠,2005)。主要的研究在探討個體與情境脈絡的關聯,對於處在危機環境中能否有保護因子的存在,或保護過程的發生。因為擁有越多保護因子與越少的危險因子則復原機率越高(Pollard, Hawkins Arthur, 1999)。保護因子是可以保護個體免於危險的傷害,它可以幫助個體發展克服困境的能力,是一種緩衝(buffering)機制,能調節危險事件的影響,減低問題行為的發生(Hawkins, Catalano, & Miller, 1992),也被視為是個體修正對危機情境之反應的干擾變項(Smokowski, Reynolds, & Bezruczko, 1999)或是面對壓力情境時的調節「中介變項」(林亮岑,2001)

Werner(1990)從不同的研究中依生命的發展階段彙整與復原力有關的保護性因子,整理歸納如下:

1生命發展階段復原力有關的保護因子

  

保護性因子

生命發展

階段

溝通能力、運動能力、自主性、肯定性、獨立、自動自發、

有勝任感、容易親近、對環境壓力有積極映、願意參與活動

內在保護性因子

嬰兒期

積極、隨和、善良、正向氣質、家庭中的第一個小孩、精力充沛、隨欲而安、對人事物感興趣、自主性行為、有能力引起照顧者的協助、安全型依附容易與人相處、敏捷、容易予以回應

學齡前

愉悅、容易予以回應、自信、獨立、

兒童期中期

有較佳的自我效能感、願意解決問題、獨立、能控制衝動、與人相處融洽、積極的自我概念、對學校周遭事物感興趣內控

青少年期

內控、積極自我概念、責任感、成就取向、內化的積極價值觀、溫和

外在保護性因子

家庭

女孩:家庭不會過渡保護、鼓勵冒險與獨立、給予情緒支持、家長有穩定的收入與工作。

男孩:家庭較結構化、有規則、父母有在督導、鼓勵情緒表達

朋友

被同學或玩伴喜愛、有朋友的情緒支持

社區

在班上有正向的經驗、學校給予適當的成就標準、提供良好的學習典範

全美物質濫用防治中心(The National Center For Substance Abuse Prevention,簡稱CSAP,1990)亦鉅細靡遺的將保護因子的內涵分類條例如下:

I.     社區環境:

a.中上階級  b.低失業率  c.住屋供給充足  d.良好的鄰居 

e.住區低犯罪率  f.良好的學校  g.增進學習、參與及責任感的學校

h.高品質的健康醫療  i.充足妥善的社區服務

II. 家庭環境:

a.家庭收入充足  b.有結構地提供良好的教養  c.父母鼓勵學習

d.子女人數少於四人  e.子女出生時間間隔在兩年以上

f.很少長年的生活壓力事件  g.豐富的代間親屬網絡

h.非親屬的支持網路  i.與父母或其他成人溫暖、親密的人際關係

j.少有家庭爭執  k.家庭凝聚力、穩定性高  l.受到大量的關注

m.有兄姊作為照顧者,或吐露心事的對象  n.明確的行為方針

III.            3.先天的優勢:

a.早期良好的感覺與語言的發展  b.高智力 

c.生理健康  d.無情緒上或性情上的損傷

IV. 4.兒童的性格:

a.令人喜愛的  b.隨和的  c.自主的  d.適應力強且具彈性的

e,持正面積極的看法  f.健康適當的期望  g.具自我效能感

h.自律  i.內控  j.具問題解決技巧  k.具社會技巧具忍受力

 

在國內,陳金定(2006)亦針對國內2000年後的復原力相關研究彙整如下:

2 國內2000年後之復原力研究

研究

保護性因子

九二一喪親青少年的悲哀與復原(施靜芳,2004)

個人性格、對生死的看法、對生活與生命意義的信念、抒解情緒的能力、學習能力、外在支持系統、宗教因素

癌症病患復原力之研究(李玉玲,2003)

堅忍力、同理心、正向積極、社會支持、分離危險因素、自我激勵、對未來有正向希望感、學會放鬆、尋求資源、宗教信仰、幽默

復原力對自閉兒童心理調適之影響(黃淑賢,2004)

坦然接受、正向積極、自我激勵、冷靜理智、主動尋求資源、主動溝通、抗壓能力、堅持、感恩、同理、把握現在、社會支持、宗教信仰

自殺意念青少年復原行為之探討)(蔡宜玲,2002)

情緒調適能力、人際支持的建立、正向的死亡概念、認知思考能力、對未來目標導向與自我正向期待、個人開朗樂於社交與冒險的特質

九二一受創家庭復原力之變化分析研究(蔡素妙,2002)

家庭成員關係、個人信仰、性格堅毅、樂觀、社會資源、正向積極思考與行動、與更不幸者比較、樂於助人、參與支持團體、穩定的家庭經濟、社會支持力量、穩定的物理環境、家人間的情感連結

犯罪被害人家屬團體成效暨成員復原力內含之分析研究(王民琪,2002)

個人特質、挫折容忍經驗、情緒表達與管理能力、積極正向的想法、幽默感、自我激勵、解決問題的信心與能力、對未來抱有希望、能計畫未來、人際支持網路、增進親子互動、良好的教養方式、教導以正向信念看待死亡、對他人具同理心與關心、疼惜自己、從事休閒活動、主動求助、增進工作效能

焦點解決諮商對個案復原力建構之影響研究(何仲蓉,2002)

對自我與生活具有目的性及未來導向、問題解決能力、社會適應技巧、對事件從不同角度觀之、改善自我與生活的意願、表達與情緒管理能力、看到生活中正向的一面、減少強調挫折感與無力感、自我認定、獨立與控制環境能力、向壓力挑戰的能力

 

在陳金定(2006)的整理中,可以看到因著不同的情境或對象所需要的保護因子也會有所不同,例如在面對喪親或是有重大疾病之時,有宗教信仰就比其他的情境來的重要。Christiansen(1997)便針對中輟生為主要對象研究能免於輟學問題的保護因子有:導師正向角色的發揮、發展學生特殊的興趣及嗜好、學生能與重要成人形成良好關係、家庭的支持等。林杏足(2002)針對中輟高危險群學生自我觀及生活經驗的訪談資料顯示,其保護因子包括八項:1.校園中有支持分享的同伴,具有紓解情緒及壓力效用。2.正向的同儕社交技巧。3.未對自己全面放棄,仍期待改善課業。4.未全面拒絕學校課程,願意投入部份課程之學習活動。5.能感受到部份正向的師生關係。6.了解並投入個人興趣,從中調節情緒並獲成就感。7.對生涯具清晰願景者,較能投入學習及發展未來目標。8.有一特定對象的依附關係和情感聯結。何縕琪、王齡慶、廖婉吟和江家欣(2004)統整國內有關中輟生復原力因素有四個向度,包括學生個人能夠覺察自己優勢力量而自我肯定;與家庭成員有正向依附及對學業有正向期待;在學校方面能有意義聯結及對教育價值持肯定態度;在社區方面能提供正向的支持系統並從參與社區活動學習。

以上國內外的保護因子探討,隨著研究的對象與主題的不同,所歸結的保護因子亦有所差異但也有很多相同之處,研究者即針對這些文獻(李玉玲,2003何縕琪等人,2004何仲蓉, 2002林杏足, 2002施靜芳, 2004陳金定, 2006黃淑賢, 2004;蔡素妙, 2002 CSAP1990 Christiansen,1997Werner,1990)所提及的保護因子內容,同危險因子之探討,將之分類為四個向度討論,分別敘述如後:

(1)  學生個人有關的保護因子:此類因素是指單純偏向學生個人身心正向條件,這些正向或有利的因子可以降低學生發生中輟的危機。常被提及的有:1)人格因素(正向自我概念、有責任感、自主的);2)氣質因素(情緒穩定、樂觀、隨和);3解決事情能力(積極正面的問題解決技巧、具備良好社交技巧);4)正向態度(正向與積極的態度、願意參與團體);5)對自己的未來有正向期待與規劃等五類子因素。

(2)  與學校有關的保護因子:此類因素是指學生在學校中有關的學習、人際互動及其他有關的正向條件或現象,這些正向或有利的因子可以降低學生發生中輟的危機。主要被提及的項目包括:1)人際的情感支持(有要好的同儕支持與鼓勵、師長的協助);2)正向的學習經驗(勝任課業學習、學校能提供該生成功經驗或活動或進行補救教學而能促使自己投入課業)等兩類子因素。

(3)  與社會有關的保護因子:此類因素是指學生所處的社會環境或社區中的各種正向條件,這些正向或有利的因子可以降低學生發生中輟的危機。包含:有妥善的社區資源提供服務與休閒、有關切的鄰里大人提供支持等。

(4)  與家庭有關的保護因子:此類因素是指學生家庭中的正向條件或現象,這些正向或有利的因子可以降低學生發生中輟的危機。主要被提及的項目包括:家人重視該生的學校教育、親子關係良好、父母能有效管教該生、家人積極關切、鼓勵、支持與協助、家庭氣氛和諧溫暖、家中有正向認同的成人、家人能夠鼓勵自主、提供情感性與工具性的支持等。

研究者指導之研究生陳嘉雯(曾為中心專案兼任助理),除協助上一年度專案發展中輟高關懷學生的檢核表外,亦在研究者指導下發表更具辦識力之「中輟高危險群學生評定量表」(陳嘉雯,2008),該評定量表採Likter式方式進行評定,由中輟高關懷學生之導師或學校輔導教師負責評定之工作,包括危險因子及保護因子兩個部分的評量工作,其中均包含個人、學校、家庭及社會有關的四個向度,可作為發展區別不同類群中輟學生之辨識指標的良好工具。

 

參、規劃方法與步驟

 

本研究之目的在探究能夠有效辨識中輟高關懷及中輟生的量化指標,及以相關指標進行中輟高關懷及中輟生學細分類分析。研究之方法及步驟規劃如下: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取量化的評量性研究進行研究,第一階段由與中輟生及中輟高關懷群學生有直接接觸之中、小學教師與輔導人員為評定人員,針對其所接觸的中輟學生進行評定量表之填寫,針對其評定結果進行統計分析,找尋能有效辨識不同類群中輟學生的指標。第二階段,針對所之辨識指標,進行效度的檢核。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之研究樣本為與中輟學生有接觸及輔導經驗的中小學導師及輔導人員,預定邀請100位國小教師或輔導人員、150位國中教師或輔導人員(因國小中輟學生較少),對其工作中所接觸的中輟學生進行評定,每位受邀者,預定評定四位學生,包括未中輟但已出現中輟之虞的高關懷學生、時輟時復的中輟學生、穩定復學的復學生及無法復學的學生,因評定的工作量較多,評定者需要與被評定者有直接的接觸,如評量者單純只為配合工作研究要求而填寫評定量表,可能會出現較多的無效行為,尤其配合研究需要,評量者需花費許多時間評定四位學生的狀況,無效的評量結果會導致研究工作的信效度受到負面的影響,並影響未來分類的處遇正確性,是本研究成敗與否的主要關鍵因素之一,為提高評量的有效性與配合度,擬採付費的方式進行評定,評定一位學生給予150元之費用,評定四位學生共給付600元之費用。預定取得1000份評定結果,其中國小400份,國中600份。

三、研究工具

本研究擬使用陳嘉雯(2008)所發展之「中輟高危險群學生評定量表」為發展辨識指標的工具,原擬定採一次付費的方式取得工具使用的授權,尊重他人的智慧財產權。經由鈞部的討論後,改為請求編製者無償提供,並完全授權未來相關工作的免費授權使用。目前已取得編製者口頭承諾同意使用。該量表之信效度簡介如下:

 ()量表的信度情形

    1.內部一致性:「中輟高危險群學生評定量表」的總量表與各分量尺其內部一致性信度,在預試樣本、正式樣本以及各年級樣本之Cronbach α係數在 .74- .96間,量表內部一致性信度良好。

    2.重測信度:本量表以10位國中教師,間隔兩週進行中輟高危學評定量表的重測,其重測信度介於 .83- .98之間,量表有良好的重測性信度。

(量表的效度情形

    1. 內容效度:本研究透過三場與中輟實務工作者的對談,共18位國中輔導主任、輔導組長、導師與社工人員,一同建構符合國內中輟學生現況的題項,並委由三位輔導相關學系對於中輟領域有深入研究的大學教師

、兩位在碩士時研究中輟輔導相關議題,同時在實務工作中亦協助中輟生輔導之替代役男與國中輔導組長擔任專家,分別就本量表之試題是否符合促使學生產生中輟高危行為與減緩輟學行為產生進行討論。並委由四位國中教師協助先行適用本量表,以考驗本量表之表面效度。本量表皆經由專家反覆審查認為適用,方才決定本量表之試題,因此本量表具有一定之內容效度和表面效度。

    2.建構效度:本量表在各個分量尺中以主軸因子分析法抽取因素,保留特徵值大於1的特徵向量,在因素轉軸方面則以斜交轉軸分析各分量尺的因素結構。其因素結果之總解釋量在57.38%69.06%之間。

    3.區別效度:(1)在差異考驗上,中輟高危險群學生與一般生在「中輟高危險群學生評定量表」之各分量尺與各因素皆達顯著差異。(2)「中輟高危險群學生評定量表」能有效區分中輟高危險群學生與一般生,其整體正確預測達83.36%。顯示本研究具由不錯的區別效度。

四、研究程序

本研究之主要主要程序分述如下:

(一)正式取得研究工具之授權

(二)連絡各縣市中、小學,邀請評量人員

(三)確定評量人員名單及通訊

(四)進行評定工作之說明及強化評量者工作準備度

(五)寄送評定量表及進行評量工作

(六)回收評定量表與進行追蹤連繫

(七)進行評定量表之資料電腦輪入與檢核、校對

(八)進行資料統計分析

(九)發送各類辨識指標,請評定者進行效度考驗

(十)配合統計分析撰寫研究報告

 

網頁製作:台灣心理諮商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