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電子報 中輟輔導新知-1
高危險群二年級學生之中輟預防方案
A High School
Drop-out Prevention Program for the At-Risk Sophomore Students
高危險群二年級學生之中輟預防方案
一、摘要
本文比較1005位被監禁的少年犯罪者、成人監獄入獄者、對等典型群體之間的個體發展性測驗(PDT)。發現入獄者和少年犯罪者的每一項PDT得分都顯著低於典型對等群體之得分。本文以決斷分數T≤45來區分高危險群學生。
二、前言
管理之父Peter
Drucker
強調教育需要改變,改變的關鍵點在於教育成為真正的基礎及產生資源的基本必備條件。而教育改變的方向,是由內而外而非由上而下,亦即從同僚之間的互動開始,而非階級性的上司下屬關係。
三、中學中輟問題
中學中輟高比率對社會造成的結果變得具決定性,對於美國競爭力及經濟有著重要的影響。對於多數入獄者來說,他們的勞動力可能永遠不能回復。其原因有二:一,入獄者永遠失去了誠信;二,80%入獄者有酒精或藥物成癮問題,而成癮行為戒斷率低(15%)。
四、辨識高危險學生
美國學生中輟主要原因是一般性個人發展的不足,從1005位少年犯罪者或成人監獄入監者(大約各半),和2131位典型個體做PDT測驗分數的比較結果得知,入監者在PDT每項得分都顯著低於典型個體(一般人)。
五、第三勢力心理學
本學派認為個體是可以理性思考的,對於決策後的行動可以負起全責。它反對先前一或兩個世代所倡行的第一勢力心理學:思考與計畫都由他人完成的「後效管理」行動。認為行動皆始自於小心分析「自我狀態」和待解問題之間的相關,而後對於成為「理想自我」所擁有的選擇做全面性分析。當理想自我形成後,就要計畫一個最好的方式達到那個理想自我。這是一個持續的決策過程,而在監獄中充滿著未有機會歷經這樣一個產生理想自我認同過程的人。
六、中輟預防方案
對於剛入學的新鮮人施以PDT測驗,選擇適合的常模予以計分換算後,其T分數小於等於45分的學生,就被給予「中輟預防方案」。典型中輟預防方案約六週,學生可獲得適宜之中學學分,此學分在駐校心理師的立即性督導下,由學校諮商師來授課。諮商師先對所有完成PDT的學生提供分數解釋後,才開始中輟預防方案課程。
七、自我效能與高企圖心
Bandura所提的「自我效能」,是指「個人對自己組織及執行某種表現的能力判斷」。人們會用自我效能去改變環境,也經由自我效能去決定他們的能力是否良好發揮作用。高自我效能者,職業選擇越多,對於所選表現出的興趣較大,對不同職業進行的教育準備越完善,對於追求所選的耐力也會較大。
八、正向自我肯定
肯定,意指「個體大膽且堅持向前表現自我」,含有「參與」的意思。不管事件對個體而言是好或壞,結果乃決定於是否投入了「肯定」
,更重要的是,「肯定」需為「正向」的。正向肯定,指個體投入於特定方向,從中預期正面結果,未來的成長是為了準備往後成人世界生活;負向肯定,是團體導向的,並相信以其他更自信的個體做為角色模範,比起以自我做為個人目標要更好。承諾透過他人而非以法律道德可接受的方式傳遞利益,這些承諾常未被傳遞,或傳遞之後付出代價極高;缺乏肯定,是因為恐懼做出負面動作,或對個體非獲益的行動,對於犯錯過於小心,而發生與個體利益、成長、發展相衝突的事件。
九、科學性的決策
提供科學性決策技巧給青少年,在減少違法與犯罪上是最佳的方式。科學性決策形成第一也是最重要的元素是「制握信念」。科學性決策起自「目標設定」,其後是小心的「限制檢查」。每個選項都被小心檢視及評估預期結果,對於可能的損害及損害的避免也要考量,每個選項會依照預期成功的可能排序,然後逐一嘗試,不論成敗與否,都要分析檢視成功或失敗的原因。
十、社會次序中的危機狀態
在911事件後,世界面臨社會次序的危機。美國一般中學青年表現出不尋常的憂鬱表徵及自殺威脅,健康照護提供者是處理這類問題的自然合理媒介,他們是一個團隊性的工作,成員包括了心理學家、精神科醫師、家庭醫師,還有家庭的成員。
十一、家庭醫師及鎮靜劑
是負責處理個體的健康問題與生理的健全,可能會提供處方藥劑來治療或緩解健康照護的需求。
十二、心理學家或精神科醫師
在抗憂鬱劑處方開立後,必須立刻提供合格心理學或精神病理領域專家。這是唯一一種可以同時處理成人和兒童這類危機狀態的照護方式,並且是必須當下處理,不可以推拖延遲的。上述藥物的使用必須經過小心的權衡,在需求徵候清楚出現才服用。除了使用藥物以外,更應找出其它方法減輕使用藥物來緩解的壓力,如休息類的照護方案。
十三、心理學家或精神科醫師
煙草、酒精、藥物常與危機狀態有關,在治療需求中是優先且最重要的層面。對此治療可分兩個種類:一、出現清楚的上癮證據,個體應被限制活動在一個合宜的治療施行場所,並且是立刻介入處理;二、不論有無出現上癮證據,這類危害生命健康物品使用的教育,配合個別諮商。有研究建議,學生需要學習去知覺、瞭解、回應不同群體,學習不給予攻擊,不因種族差異而發動攻擊,要尊重與包容不同種族、宗教、膚色的人。也有研究證實,身邊擁有具同情心的友伴,就不會自殺。就長期照護而言,一或多位這類友伴的提供,可能要透過個別諮商,還有父母家人的參與來進行。培養其它情緒發展的媒介,也是相當重要的。
十四、監獄入監者表現上癮高發生率
入監者約80%有藥物或酒精成癮行為,他們藉此逃進夢想世界的需求,被認為和個人發展的缺乏有關。雖然他們被提供成癮行為復原方案,但少有人能脫離此習慣。這與國家勞動力不足及降低情況恰可相應和。
十五、失敗的學校領導
危機中的學生可以用PDT測驗來進行辨識,經合格訓練人員提供補充改正方案,這種預防方案須在青年從兒童過渡為成人的中學階段早期完成。
十六、駐校心理學家
高危險群學生主要因為缺乏個人發展,而有效個人發展的本質是相當心理學且專業的。這類學生由駐校學校心理學家提供中輟預防方案,並且有學校諮商師的支持和配合參與來進行。
十七、精神病理問題
大部份被監禁的少年犯罪者和監獄入監者是精神病理方面的病人,這表示他們必須處理他們的認知失調(個人在潛意識的深度傷害)。
十八、第二勢力心理學
此學派植基於精神分析,以「自由聯想」來揭露潛意識的損傷,這些潛意識損傷被認為和個體在不同生活領域中,個人需求未被適當滿足有關。當生活領域助長潛意識傷害,個體在意識層面發展出個人化的方式以解除傷害。
十九、認知失調測驗(DISS)
此概念是史丹佛大學Leon
Festinger(1957)所提出,他將「認知失調」定義為一種「不愉快的感覺」。以「認知失調」取代了「自由聯想」,認為「認知失調」存在個體潛意識中,但個體幾乎不會理解它的起因何在。「認知失調測驗」就是根據Festinger理論發展出來的。
二十、測量認知失調
針對460位少年犯罪者進行「認知失調測驗」的施測,並與1275位一般個體的分數做對應比較。結果發現,少年犯罪者在此測驗每項得分都顯著的高於一般個體,這表示犯罪少年的認知失調是廣泛於各領域,並且是酒精或藥物成癮個體的典型表現。
表一
認知失調測驗內含
Ⅰ.內在及個人 |
Ⅱ.外在及非個人 |
1.住家及家庭-HOM |
5.學校及學習-SCH |
2內在發展.-INN |
6.社交系統-SOC |
3.個人調適-PER |
7.生存及權力-SUR |
4.健康及幸福-HEA |
8.種族及等級-RAC |
第一部份總分-IPTOT |
第二部份總分-EITOT |
DISS總計分-DISTOT |
匯整分數-CO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