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自尊發展理論

 

個體如何看待自己,將深刻決定其如何回應這個世界

中輟問題的發生,有著長期及廣泛的不利因素所促成。不管是長期的課業挫敗、家庭失功能造成缺乏關愛或是文化不利,都將嚴重打擊到學生的自我評價,減損其自我價值感及自我能力感。當個體的自我評價受到威脅時,如未受到適當的協助,長期將衍生許多的問題行為及適應困擾。根據研究與實務觀察顯示,自尊(self esteem)是心理健康與生活適應的重要指標。當一個人愈能正向地看待自己,重視自己的價值,肯定自己的能力,他愈能有效地完成各項任務,克服現實生活中的壓力和困難,同時透過完成任務及克服困難,更增進其自尊及自信;相反地,當個體愈負向地評價自己,不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懷疑自己的存在價值和重要性,他便容易逃避生活中的各項任務和挑戰,不易與人建立信賴平等的關係,不斷地惡性循環而導致生活適應的各種難題。

在學校情境中,各類高危險群學生及中輟學生經常出現的心理特徵之一便是呈現負向自我評價的低自尊現象 (Street & Isaacs1998)。青少年在發展上所面臨的困境,如低學業成就、未婚懷孕、藥物濫用、酒癮、犯罪暴力、及自殺多與低自尊具有關連性(Gupuzzi & Grosses, 1996;Kick, 1992)。許多看似不同類型的行為和適應問題,皆反映出學生對自己價值和能力的自我貶抑和懷疑,所謂的問題和危險行為經常僅是其向外求援的方式或是採取不當方式以彌補其脆弱的自尊。Kaplan(1976, 引自Meggert, 1996)認為低自尊可經由兩項管道促使個人偏離常軌,從事較多的危險行為;其一是低自尊的學生無法與正向自尊的學生相容,而易與同是負向自我觀感者形成群體,這讓他們感到同是天涯淪落人,不會被有相形見絀之感;其二的影響,是結集的學生透過表現不合規範的行為及貶抑規範的重要性來提昇自己的價值感,或說是彌補破損的自尊,似乎惟有犯錯違規,他們才找回自尊。WalzBleuer(1992)指出,一旦學生無法經驗到自我價值感及感受到自己是有能力面對生活中的重要挑戰,便很難期待他能有動機長期投入學校的各種學習事務並獲得成就。

自尊不僅在個人的心理及社會適應上具關鍵的影響性,更是個體面對困境、挫折及重大創傷得以復原的核心要素(Werner, 1993)。因此,不論是發展預防或創傷復原的觀點,均強調視具有健康自尊的學生能在社會規範下獲取其價值感與重要性。許多輔導方案便是主張提昇個人的自尊,猶如打預防針般使其具有「社會免疫力」,較不易走上歧途。有感於自尊對個人適應的重要性及社會問題的預防效果,美國許多州政府便運用政府力量整合資源進行自尊促進的研究與輔導方案的推動,例如美國加州政府成立「促進自尊及個人與社會責任的特別小組」來研究自尊的重要性並進行推廣。美國Maryland的州政府亦成立23人的特別小組研究自尊與藥物濫用、青少年懷孕、中輟、及其他的社會問題的關聯性(Krauthammer, 1990)

 

網頁製作:台灣心理諮商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