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輟中介教育自尊發展模式課程綱要理念基礎
選替教育是一個觀點(perspective),非僅是一種程序或方案,
它立基於一個信念,相信多元的方向可使人受教育。
相信教育可以發生在不同的環境和結構中。Morley(1991,p8)
有關青少年中輟問題的相關輔導策略,國內外學者專家、政府部門及民間機構皆不斷投入心力建構不同型式預防或復學適應的方案。國內學者吳芝儀(2000)整理了國內外的重要文獻,指出「中輟防治方案」(dropout
prevention program)係指由政府或民間機構所主導的、以預防學生中途輟學、減低中輟學生人數為目標的行動方案。例如我國教育部試圖整合社政、警政、法務等機構協同合作的「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方案」。
有關中輟防治及復學方案的主要教育教革措施為「選替教育方案」(alternative
education programs),國內則稱為「中介教育」。不管是國外的選替教育或國內的中介教育,乃係以中輟預防及復學輔導介入之模式。其設置的目的,由原先消極的預防犯罪,已逐漸發展為提供學生多元選擇的教育經驗的積極方向。
初始的中輟防治措施,視中輟生為教育及社會問題,為防患於未然,乃透過評估診斷出較有可能發生中輟問題的學生,或為安置被追踨尋回的復學生,提供較多元且彈性的教育與輔導措施,設法將學生留在學校中避免其產生較嚴重的偏差或犯罪行為問題;且期待藉由此一以學校為中心的中輟防治措施,能有效遏阻青少年中途輟學的可能性、降低逃學或被退學的學生人數,以降低青少年犯罪的情況。
隨著中輟防治方案的推展經驗中,許多學者發現單一體制的傳統教育結構並非是唯一有效適用每位學生的學習路徑和教育環境。根據Morley(1991)為選替教育下的定義:「選替教育是一個觀點(perspective),非僅是一種程序或方案,它立基於一個信念,即相信多元的方式可使人受教育。同時教育可以發生在不同的環境和結構中」(p.8)。其中點出選替教育的主要精神在於,承認面對社會變遷的多元發展和挑戰,在現行教育體制中的傳統教育並無法滿足每個學生的需求,選替教育或學校則因此而生,試圖滿足不同類型學生、家庭的需求,透過多元的教育措施,保障學生的受教權,同時培養學生具有因應當今世界所需要的社會行為和能力。因此,選替教育的重點在提供透過多樣的教導方式和創新課程,創造不同的學習方式和經驗。
因此,中輟預防與復學之中介教育目標,在消極面上,中介教育乃在協助因個人、家庭、社會及教育不利因素而中途輟學的青少年能繼續接受教育與輔導,促進良好的社會適應,並達預防青少年偏差及犯罪行為問題的效應。而積極的中介教育目標在於,尊重不同學生的生命經驗與學習方式,形塑正向的校園氣氛,讓學生能在安定接納的環境中,重建價值感及隸屬感;同時提供多元適性的教育策略,創造一種可以成功並與未來生涯相連結的學習經驗,從中獲得對自己能力的自信及對生活的目的感。
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承辦教育部訓委會委託之「全國中輟學生復學輔導資源研究發展中心」的工作計劃之一,在發展與規劃中介教育機構之復學安置輔導課程。所謂規劃中介教育課程,應秉持選替教育的精神,視中輟問題的存在,是對教育工作者的提醒:傳統教育環境的有限性,正視個體和家庭需求的差異性,教育政策需更多回應以保護學生受教權,以提供多元的課程架構,同時開展教學與教師的不同典範,而不是設立統一版本。是此,本研究中以自尊發展為基礎的課程規劃,是在發展一種選替教育的可能方式,而不是固定的模式,它可以被應用與修改。以下將分別由課程理念、課程規劃流程及課程綱要三部份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