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原力觀點

 

我們需要向逆境中的孩子學習,學習他們是如何面對逆境並存活下來?

發現並尊重他們身上擁有的生命力量,將這些力量轉換成一個具撫育性的環境。

為何同樣身處各項危險因子中的學生,有人適應不良或中輟,但有人能免於這些不良因素的威脅,克服家庭和環境中的負向因素而成功適應及學習?復原力是其中重要的關鍵。復原力(resilience)是指一個人所具有的特質或能力,能使處於危機或壓力情境中的個人,免於高危險情境、慢性壓力、或長期嚴重創傷之影響,使個人發展出健康的因應策略,而具有成功適應、正向功能或能力的表現(引自顏郁心,2002)。其內涵包含三部份:1. 能夠自災難/創傷/逆境中復原的能力;2. 能夠在不良環境(危險因子)中,成功適應而沒有偏離常軌的能力、特性;3. 能夠協助個體因應及克服生活中困難與逆境的各種因素。

Bonnie1991)指出傳統上對社會與行為科學的研究多半以病理的觀點來論述,將焦點放在問題、困擾、疾病、不適應、沒能力等負向層面,但現今趨勢則傾向於挖掘正向資源、提升能力發展。過去的研究多半探討高危險環境當中的危險因子,現在則主張以積極、正向的眼光去找尋雖處逆境,但不受惡劣環境影響,能夠不被擊倒的特質與因應技巧。這些有復原力的學生,他們有健全的價值觀、高自尊,關心他人、與同儕或成人有連結、學校表現傑出、對於未來的目標與計畫有樂觀預期。

他們究竟是如何何辦到的?透過探究和理解這些具復原力及保護因子的兒童和青少年的經驗,或許我們可以向他們學習,並從中獲得如何協助身處危險因子下的中輟學生。

 

 

網頁製作:台灣心理諮商資訊網